日脚射空金缕直,下映壁间棱未织。
野老先知雨又风,明朝望此重云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沉香亭外饶春风,名花种种无雷同。清平有乐媚妃子,君王带笑回重瞳。
是谁忍爱各剪摘,蜡封插向金瓶中。天香国色乃如许,打剥定藉花神功。
宁知中人十家赋,才供深色花一丛。长安爱花已成俗,不随儿女唯韩公。
我从千载嗟往事,爱花窃比濂溪翁。
塞北传书到日边,真州将信到幽燕。我家求得平安报,怪汝衔芦万里天。
复挂征帆去此都,劳劳终日在驰驱。十旬三上二禺峡,百里连分五岭符。
南楚烽烟嗟往昔,东风民物望来苏。关门锁钥须公等,骨气昂藏一丈夫。
三十六峰峻,维岷在蜀奇。方行刺史部,重款丈人祠。
冻雪诸蕃隔,晴云六面披。访山穷宝洞,敕鬼觇丰碑。
泉落寒崖响,萝依古木垂。良工存旧笔,老叟琢新诗。
陟险齐双屐,逢幽鼓七丝。盘桓不忍去,还作更来期。
寒涧留不息,古藤终日垂。迎风仍未定,拂水更相宜。
新花与旧叶,惟有幽人知。
入冬妍暖几兼旬,明日银幡岁又新。
绝意六花无复腊,等閒一尺不胜春。
老在咳唾何难事,瘦地耕锄亦幸民。
径就梅梢嚼清冷,相如渴肺久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