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都司马拙依然,翻手为云绝可怜。
惟有凤翔周录事,手书连月寄同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劫火腾腾半作灰,可怜新傍越王台。飞尘铁骑窥关近,斗穴金戈动地来。
京国衣冠双捧日,腊残风雨再鸣雷。欲凭锡杖穿林去,多恐山云扫未开。
梅花香未已,早是杏花时。
身老春游倦,心恬夜梦知。
百杯圣俞酒,万首放翁诗。
肉眼今谁识,神仙世有之。
即看霁色霭芳洲,况有澄江散客愁。雨过林泉春濯濯,风来湖海水悠悠。
沉吟久负双蓬鬓,身世虚乘一叶舟。羽翰红颜如可望,便从天外觅神丘。
投装野寺爱幽栖,翠竹苍梧趣正宜。久坐檐楹师弟子,清风明月更输谁。
洞闢前轩峻,危梯趣若何。
绿苔生未遍,缥帙聚还多。
晓幌吞清旭,秋栏拂静柯。
犹怜铅笔在,公外独频过。
丹颗。倭堕。雨萧萧。昨夜前村板桥。筠篮两岸卖樱桃。
娇娆。玉纤曾乱招。
搓絮替将金弹打。流莺骂。含惯流丹液。妆阁东。飏晚风。
朦胧。翠楼都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