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炉初著灰,浊酒寒不温。邻张病未来,独负南窗暄。
昨日往过之,欢喜能两餐。酲醲淟然解,愧无枚乘言。
祝君抱虚一,邪气袭无门。今晨有起色,迎笑眉宇轩。
扶掖两男儿,总丱佳弟昆。遣诵寄我诗,妙可白玉刊。
平生俱豪气,见酒渴骥奔。赐休常苦稀,晨谒良不闲。
约君向南邦,勿厌敲扑諠。公馀未忘饮,何必釂十分。
时平但行乐,卧治安足论。琵琶五十面,雷雨出鹍弦。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齐川秋捷迅燕山,青妙功名慰鬓斑。何益父书标锦夺,早绳祖武桂香攀。
五云喜溢蓬瀛外,一日光生海岱间。圣代世恩深雨露,马牛无补汗衰颜。
早得名师友,渊源正不他。
持身庄以重,接物简而和。
游夏文章学,求由政事科。
朝闻今可矣,为恨复云何。
乱毫犹可束,今古更纷纷。手剑不到处,霜锋时赖君。
柔能含道妙,虚足纳风云。枯尽文人血,名成属典坟。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但斗为主人,一坐十馀载。
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素垣夹朱门,蔼蔼遥相对。
主人安在哉,富贵去不回。池乃为鱼凿,林乃为禽栽。
何如小园主,拄杖闲即来。亲宾有时会,琴酒连夜开。
以此聊自足,不羡大池台。
天风萧萧吹布袍,上山下山忘我劳。江声忽随小桥转,秋色不让南山高。
荒山䑔米水为碓,悬崖取果人如猱。茅檐老翁迎客笑,畏途跋涉多贤豪。
凭高北望旧神州,江绕秦淮万古流。塞草寒沙埋战血,更无林叶共伤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