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微雨罢,何处可寻春。
冰散池容动,烟销柳意新。
穿林听莺远,度陌问花频。
但觉相逢处,情亲似故人。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风掠篷窗两鬓秋,生涯无岁不扁舟。吟诗本欲相消遣,及到吟成字字愁。
明月岁如此,青枫再改颜。故山有丛桂,怅望几时攀。
离别本来最苦,相逢正值高秋。肠断扁舟难挽,烦君细问安流。
十年不作游山梦,每叹忙人自不闲。却复一辞彭泽宰,暂来相对皖公山。
小晴残雪数峰见,落日远烟孤鸟还。负此林峦不高卧,故人西望有愁颜。
片云初出岫,南北自飞扬。旧日桥边路,犹闻舄履香。
夫子刚且勇,一摧遂终身。于今斗牛间,郁然气不申。
平生慕用意,碣刻留千春。更为祠堂咏,尚代鸡酒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