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山兜率事悠悠,底处仍须着力修。
莫认箭边曾有鹿,安知蓑外是无牛。
社樗共作支离病,园絮同为汗漫游。
亦见颜公为言此,春风过尽不抬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庄周悲杀雁,本为不能鸣。
宁识山阴误,能鸣亦就烹。
岭开越峤通交趾,路转荆门入九疑。
诗材无限思无穷,斂在唐人四句中。
参透此关犹细事,作诗知道始为工。
淮甸西风送客归,江潭落木正飞飞。
屋边鹳鹤鸣高垤,道上狐狸笑弊衣。
濯足每嫌秋岸冷,摊书还趁夕光微。
倦游季子真相似,独有贤妻肯下机。
宿草经春长,新阡近郭多。
彩销团扇粉,香尽舞衣罗。
陌上花如绮,云间月似蛾。
繁华今不见,遗恨雍门歌。
桂海冰天老岁华,直庐重上玉皇家。
当年曾识青青鬓,惟有东墙一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