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缗子望太常簿

张侯于我丈人行,十年江湖心乡往。

平生独立白雪曲,少时妙誉青云上。

胡为四十尚飘蓬,逢衣骑马邺城中。

将军宝帐簪履肃,开府画筵箫鼓雄。

况复儒宫饱闲暇,堂有丛书竹萧洒。

论文不厌夜经过,起看北斗插黄河。

相逢安得怨寂莫,仲宣楼头良可乐。

何当奇计出番禺,未应长檄开邛筰。

太常句稽亦不冗,少卿淑问清时重。

俎豆之事则尝闻,男儿读书业有用。

归去天边道路长,东风春草满池塘。

美人不来时晼晚,谁与玩此林间芳。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松明火尽掩柴扃,月影疏疏透短棂。一枕秋风凉夜好,可怜独向客中听。

自辽东鹤去,算何人、插得翅能飞。笑平生错铸,儒冠误识,者也焉之。谩道寒蚕冰底,瓮茧解成丝。何许丝千丈,补得龙衣。镜里不堪勋业,纵梦中八翼,不到天墀。看墦间富贵,妻妾笑施施。对青山、千年不老,但梅花、头白伴人衰。严陵路,年年潮水,不上渔矶。

小麦深如人,澶漫不见地。

一苞十馀茎,一茎五六穗。

实粒大且坚,较岁增三倍。

芟获载满车,累累犊衔尾。

大挈置之场,巃嵸丘陵起。

妇姑趁天色,扑抶喧邻里。

贫者攟其馀,翁妪携稚子。

农家兹有获,卒岁可无馁。

去夏水漂屋,汩竄幸不死。

以得补所失,囷圌可储峙。

云问麦之收,丰饱何因尔。

得非长官贤,政化顺天理。

无乃农夫勤,蚤莫事耘耔。

兹盖天公仁,雨泽以时至。

消灭贼与蟊,陇亩皆稠穊。

嗟嗟尔之民,无忘天公赐。

东南立马阵云寒,杨柳春风解玉鞍。半壁山河行奠定,不妨闲向晚凉看。

鬓毛八九已成霜,此际逢春只自伤。

苦雨不容花抵敌,余寒犹赖酒禁当。

退红衣焙熏香冷,古锦诗囊觅句忙。

堪笑散人闲事业,西窗容易又斜阳。

天迥孤帆隐约归,茫茫残照欲沉西。

寒鸦散乱知多少,飞向江头一树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