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在世尘外,松扉夜不关。心同秋水静,身共野云閒。
自得逾三乐,谁堪话九还。它年玉泉约,何以救衰颜。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旱风吹野未成阴,空喜孤云出寸岑。饱食便知难自必,茶瓯小注莫令深。
轻舟自挽上危滩,不见黄河古水津。天上三更下弦月,梦中万里异乡魂。
苦无浊酒浇劳役,喜有清飙濯暑袢。晓起掀篷明望眼,蹇驴载鹊过前村。
雨初晴,莺始哢。唤起棠妃,唤起棠妃梦。绡扇白团纤手弄。
半画桐花,半画桐花凤。
佩声迟,帘影动。临去秋波,临去秋波送。珠押领头金压缝。
云比罗衫,云比罗衫重。
岸凿青山破,江开白浪寒。日沉源出海,春至草生滩。
梓匠防波溢,蓬仙畏水干。从今疏决后,任雨滞峰峦。
不侵南亩务,已拔北江流。涪水方移岸,浔阳有到舟。
潭澄初捣药,波动乍垂钩。山可疏三里,从知历亿秋。
五杂俎,非烟云。
往复来,朝马尘。
不得已,婴龙鳞。
生平有癖好寻幽,一岁龙山四五游。
或往或还都不计,盖无荣利可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