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子孙今寂莫,唐来只有画将军。
邺城初见黄须面,尚喜登堂词若云。
乃公白首图籍里,小心恐惧教其子。
文章锦心仍绣腑,屠龙殚家安用许。
半年系船康海门,官忙不共持一樽。
冈头黎花吹欲尽,淮口汴流来正浑。
鄙夫日欲向吴越,官满一封飞魏阙。
着书虎观未敢言,蔽身蝉叶真痴绝。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衣冠共喜际雍熙,岂意豺狼负盛时。礼乐百年忘战久,风云八阵得才迟。
神谋不是闾阎识,庙算谁闻黼扆思。惭愧鲰生懒无用,江湖愁望鬓成丝。
中垒传经烧汞,东坡抗疏逃禅。梦傍昌黎床榻,炉兼万毕铜铅。
蜀道元非易,人言此更难。虎风生万壑,蛇径动千盘。
北望常思阙,西来不为官。无言羌性异,汝当郡民看。
蹈虎看贤达,攀龙几奋飞。长歌百年内,惨淡万情归。
种竹从过槛,栽桑不虑衣。神交古有在,莫遣北鸿稀。
历历白榆中,飘飖双玉童。神宫开太一,仙路接崆峒。
子晋仍骖鹤,浮丘亦驾鸿。不须能缩地,万里自乘风。
无端桴鼓扰京师,犹记昌陵鼎盛时。今日黄天传角道,非徒赤子弄潢池。
冠缨且教宫人战,绣镼还充司隶仪。昼夜金吾曾不禁,未知盗首定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