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经草檄鬓华生,初拥闽山传节行。
江入桐庐青欲断,溪从剑浦碧来迎。
茶虽户种租宜薄,盐不家煎价欲平。
要使祈招歌德意,君恩不为远人轻。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日午猫睛一线时,红嫣紫媚正猖披。争如绛蜡通宵照,玉叶金须色愈滋。
喜脱京尘理棹行,归心伫立望危樯。
得风甚饱秋帆腹,顷刻回头失富阳。
湖上墓旁屋,传闻修水筒。寻幽一筇雨,吹梦万山风。
收取英灵去,销磨醉醒中。放梅楼阁晓,应变北枝红。
山上黄犊走避人,山下女郎歌满野。
我独南征恨此身,更有无成出关者。
不出三门九十日,大都只要此心休。
此心休了全无事,天下名山任意游。
神龙含夜光,千祀自无饥。即且甘其带,栩栩来见嗤。
刘累气块结,上诉咸巫师。大化偶万形,此妍彼宁媸。
两好各自固,焉在相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