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一纪环墙,数年赤脚,挨他寒冷如囚。超然一志,决要行功周。
感得神仙下界,向身中、布气如流。无凝滞,冲和上下,相应好因由。
关西牒发我,远来东土,恣意贪求。做天来大错,敢受绵裘。
结裹身如圌囤,招谴责、厥疾难瘳。还团袄,潇潇洒洒,褴褛显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