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
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田夫捐畚锸,织妇窥柴荆。
古岸夏花发,遥林晚蝉清。沿洄方玩境,鼓角已登城。
部内有良牧,望中寄深情。临觞念佳期,泛瑟动离声。
寂寞一病士,夙昔接群英。多谢谪仙侣,几时还玉京。
乐事应难又。记当年、小园联步,牡丹时候。魏紫姚黄春正丽,肯便等闲孤负。
理彩线、花幡亲绣。护惜繁英芳意切,奈凄风、苦雨来偏骤。
春人梦,能长否。
飞琼本是瑶池偶。恨匆匆、骖鸾归去,几时重觏。此日芳菲仍不改,忍对花开如斗。
算只有、香尘依旧。宛转新词工写怨,系相思、奉倩犹消瘦。
还累我,泪盈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