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辞宦伴閒居,却羡连枝鹊绕馀。隙里年华那可驻,林间风物已堪书。
东山丝竹何须废,北海尊罍亦未疏。莫讶日长才一线,春光渐喜到吾庐。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为爱临江竹,萧萧绿一丛。几时石盘上,把钓听秋风。
顽矿非铜刚样坚,寒坑才离亟趋炎。十来槌打随成器,一得人拈却逞鑯。
不怕斧敲惟要入,全凭钻引任教嫌。休言深处难抽拔,自有羊蹄与铁钳。
扁舟独山下,满酌空寒月。一笑开柁风,万壑平愁雪。
山气郁初升,夜光疏未灭。冷影问渔蓑,幽怀不堪说。
河汉风情,庭户夜凉,皓月澄秋时候。冰鉴乍开,跨海飞来,光掩满天星斗。四卷珠帘,渐移影、宝阶鸳甃。还又。看岁岁婵娟,向人依旧。朱邸高宴簪缨,正歌吹瑶台,舞翻宫袖。银管竞酬,棣萼相辉,风流古来谁有。玉笛横空,更听彻、裳霓三奏。难偶。拚醉倒、参横晓漏。
味佳端可供羹梜,韵胜尤宜荐酒螺。自笑痴人饕口腹,不求新竹透林多。
野马尘埃眼底过,千秋同病有东坡。江湖若肯容舟小,也拟明朝学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