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少府游河南

马卿方失意,东去谒诸侯。过宋人应少,游梁客独愁。

鸟翻千室暮,蝉急两河秋。仆本无媒者,因君泪亦流。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岁事蹉跎巳过春,听风听雨坐兼旬。迢迢云梦千馀里,惨惨风涛几处津。

张旭可能工字者,洪乔不是寄书人。思君两鬓如霜草,何日京华更卜邻。

干密花疏更作丛,深林空谷自春风。王孙去后多芳草,零落馀香茧纸中。

秋夜长兮虽欣长而悼速。送晨晖于西岭。迎夕景于东谷。

夜既分而气高。风入林而伤绿。燕翩翩以辞宇。雁邕邕而南属。

东野临流喜赋诗,一竿摇破碧云溪。汝非羸角休吾触,不是寻常丱角儿。

小窗风定曲肱眠,骨冷魂清梦易圆。

蝴蝶不飞花自落,海棠枝下月娟娟。

男儿腰悬印如斗,何如当前一杯酒。屋堆黄金斗量珠,何如醉读两汉周秦书。

周秦之书不易睹,存者岐阳与诅楚。偃师殷盘十四字,其余赝本难仆数。

汪子奇气不可羁,典衣南北收残碑。从大小篆溯蝌蚪,能变古法生新奇。

古人刀笔每并用,后世但解持毛锥。遗弃刀法不复讲,遂令字体形神离。

图章近古得古意,冥坐似悟造字义。咿嚘夜听鬼神哭,变化琐及虫鸟细。

汉唐以来银与铜,或金或玉夸精工。有元王冕易以石,穿凿坑谷争磨砻。

明时工此文寿承,后来继者程穆倩。中间顾子与徐生,绝技尤怜矢死郑。

子也嗜好同酸咸,系属前后如斿縿。六合直欲凿混沌,万象何以供镌镵。

灵芝润聚金碧气,神剑夜发蛟龙函。古如明堂列彝鼎,快若沧海驰风帆。

方今妖氛幻蛟蜃,万室逃亡吁可悯。杀声惨淡日欲昏,客路飘零穷且忍。

会须待子刊磨崖,南湖虽好莫归隐。呜呼!南湖虽好归何日,且复醉歌出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