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园憭栗桧厅寒,醉倚琵琶倒鹖冠。
不似江州白司马,只成怨恨不成欢。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烟水毗陵道,光涵落月空。梦魂尘
依然人境绝尘埃,最好扁舟一溯洄。七十二峰青到眼,夕阳红处钓船来。
反本兴敬,复古昭诚。礼容宿设,祀事孔明。华俎待献,崇碑丽牲。
充哉茧握,肃矣簪缨。其膋既启,我豆既盈。庖丁游刃,葛卢验声。
多祉攸集,景福来并。
鹰窠大士,示现无方。
生于宋代,老于齐梁。
杖头刀尺,隐显全彰。
巍巍堂堂,炜炜煌煌。
至今坐断独龙冈。
分明三鸟下储胥,一觉钧天梦不如。
争那白头方士到,茂陵红叶已萧疏。
遥传碧落入新除,早向清都卜定居。金勒鸣珂班退后,玉堂挥翰酒醒馀。
试听掣动铃绦响,惊看飞来锦帕舒。甘露堂前正秋色,集贤如堵望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