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园亭绿暗时。樱桃红颗压枝低。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风流一种阿谁知。最红深处有黄鹂。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下惠一时行己志,首阳万古振人伦。
终南不得西山号,岁暮白头空断魂。
风帷闪珠带。
月幌垂雾罗。
魏粲缝秋裳。
赵艳习春秋。
先帝昭陵土未乾,又闻永厚葬衣冠。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
青春流水去,白发见花羞。山鸟缘何事,如今也白头。
姊妹行四五,朝朝行采桑。素丝络笼底,光艳大道傍。
去年采桑迟,今年采桑早。只愁蚕不熟,误我嫁时袄。
采桑复采芝,照水湿罗衣。欢自不吞华,牵侬百丈丝。
禅居紫阁阴,欲去问安心。
野岸随流曲,山门隐树深。
千灯燃雨塔,一磬出风林。
想见跏趺处,云多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