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去年今年,八月九月。一树两树,丹桂离披。三枝四枝,黄花漏泄。
于斯见面不相逢,于斯相逢复相别。老丰干心未歇,骑个无齿大虫,只管见人饶舌。
阿呵呵,南北东西,一团生铁。
琳官何岧峣,爽气凌青苍。
中有古桧树,传植自萧梁。
岁远四树存,如斗酌天浆。
东株耸而老,庆历补其亡。
中株丽琼坛,少日嬉其旁。
枿动手可撼,铁柱锁蛟猖。
今已剪不遗,彼蚩盗其香。
两株在东南,偃盖覆修廊。
攒枝细而密,叶聚如针芒。
拥挺析三本,纠结连肺肠。
龙也方出海,挟以子母将。
两株在西南,赤立肤无霜。
偃蹇捎殿角,督力示坚强。
龙也得云雾,攫鹜不复翔。
六子莫囚锁,帝招遣巫阳。
北株最怪异,不与群木行。
质幹尽屈铁,夭矫互低昂。
辨叶知乃树,寻柯惑其方。
众视兴怪叹,应接不得遑。
乍疑古蚩尤,蓄力抗轩黄。
拓臂运五兵,有徒实跳踉。
劲者弩脱栝,弯者弧方张。
横者夺槊舞,竖者操矛锵。
何乃大新,廉脊如斧螳。
怒虬拔山出,隐雾势腾骧。
理断一丝续,肤削流乳肪。
我语非强聒,细视乃知祥。
四桧皆左纽,玉晨远相望。
霁晴亦惨黯,昏黑常晶光。
仙真护诃久,山鬼凭藉长。
至今空翠表,剑佩时将将。
蜀庙青铜柏,涿郡羽葆桑。
图经俨封殖,况我桑梓乡。
入景星月夜,清唳彻虚皇。
移酒与桧饮,风露袭绡裳。
石田写东树,高词振琳琅。
遗墨付好事,烟姿涨云房。
我诗费摹写,传之起诪张。
录诗冠巨图,尚与桧作堂。
西南毛寸枯,悠悠事空郭。贼穴失中丞,束手万夫落。
江州锐莫当,行整监军托。径道不涉闾,横身当百作。
清戎烱列眉,转运若行脚。亲麾蒋义战,仓卒起懦弱。
驱驰空贼众,首功多刺斫。饮马三岔河,汉壁淩山岳。
馘苗青宅溪,四顾挥铓锷。竟以十旬心,黔楚皆参错。
雾雨先鸡兴,记牍沈宵柝。葛君治蜀计,马援平蛮略。
兼之反掌馀,啸歌青油幕。上下有藩城,既生曳亡魄。
可怜鬼国中,沙虫与猿鹤。风影惯凭人,肉食转相攫。
反覆亦多端,馀生盈其壑。睥睨日月光,纷纭算功爵。
国手夺猧儿,泾渭欲同浊。公去互苍茫,公留何束缚。
古来安危身,岂以资庸恶。幽谷鸣好音,天地翱翔若。
即看瘴霭消,差觉蛮烟薄。稽首顺下风,拊髀还雀跃。
念伊失舟人,淹流靡崖泊。虚致狂夫言,实忌瞑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