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欲照珠帘粉。亸辔曾相近。繁花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出郭喜见山,东行亦未远。夕阳带归路,霭霭秋稼晚。樵者乘霁归,野夫及星饭。请谢朱轮客,垂竿不复返。
藏舟夜半负之去,摇兀江湖便可怜。
合眼风涛移枕上,抚膺家国逼灯前。
鼾声邻榻添雷吼,曙色孤篷漏日妍。
咫尺琵琶亭畔客,起看啼雁万峰巅。
櫩外莺啼罢。
园里日光斜。
游鱼乱水叶。
轻燕逐风花。
长墟上寒霭。
晓树没归霞。
九华暮已隐。
抱郁徒交加。
丹灶功成后,寥寥掩竹扉。
但闻蝉已蜕,不见鹤来归。
江上遥闻吹篴声,荻残枫冷最关情。断肠况是凉州曲,何异山阳客里行。
晋人风度楚人骚,不为悲秋叹二毛。席地梦回云气湿,仰天歌罢月轮高。
凤兮览德翔千仞,鹤也扬声出九皋。有约蓬莱清浅处,碧桃花底听云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