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
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
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线堆。
任是无情还有意,不知千里为谁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凉月漾中流,金山隐隐浮。
尚余残醉在,和梦到扬州。
贵富如浮云,枕肱乐疏食。迨从鲁大夫,轩车驾良驷。
居夷孰云陋,止匡复奚畏。行之时其中,圣人素乎位。
所以君子心,悠然以居易。北窗晨而兴,东皋夕还憩。
临流玩水物,凉飙拂轻袂。往来无尘杂,逍遥有馀地。
终身恒若斯,亦足肆志意。自得诚独难,兹言在深味。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笑语匆匆似梦中,衣裳俄复判西风。残蝉落日那堪别,瘦马长途喜未穷。
岁事已空南亩稼,归期应老故山桐。兴来尚有平生棹,载酒何时觅钓翁。
黄钟才起时,九数从头数。
相将幽谷莺啼,次第雕梁燕语。
田父祭勾芒,丛祠敲社鼓。
农父狎牛郎,村姑教蚕妇。
光阴老尽世间人,冬至寒食一百五。
策杖初从石室回,暮云相望海西台。穿针楼上新停烛,避暑林中共举杯。
风土橘州差可隐,山川炎峤几能来。鸡坛近日无争长,尽道青莲有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