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红浓绿总教回,更待清明谷雨催。
一朵故应偏晚出,百花浑似不曾开。
常夸西洛青屏簇,久说南滁紫线堆。
任是无情还有意,不知千里为谁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幕府山容敛。逢一只、江上传书小雁。密密题缄启,麦光砑、细写长亭别怨。
吴潮直接,楚尾通波,偏是相思人远。恨杀春三月,被杜宇燕尾,帘边催散。
西子湖堤,桃枝杖短。从此新声吟遍。结个藏书屋,独醉后、儿女灯前拂砚。
不耐纤毫青李,宝泓浓蘸,但擘窠零乱。枕江沙、无穷秋色,扉竹休掩。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凰鸣。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丹穴五色羽,其名为凤凰。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不堪旅宿棣花馆,况有离群鸿雁声。
一点秋灯残影下,不知寒梦几回惊。
星罗游骑遍氛埃,似与颓风下九陔。可道汉家哀痛诏,未应元自为轮台。
东南山豁大河通,汀水南来更向东。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如画夕阳中。
翠竹黄花辇路菭,呼鸾人上粤王台。来禽果向檀郎掷,芍药词矜郑女裁。
鹊驾定将斜汉合,蝶眉横对远山开。相思不结芝田袜,空负陈思八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