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好月如好人,我欲招之入窗户。
人言明日当大暑,君看繁星如万炷。
想君映月读书时,清似列仙臞不肥。
我正甘眠愁日出,朝骑一马暮还归。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荒冢累累春草青,行人指点未分明。英雄寂寞前朝迹,落日东风恨未平。
雨歇风转生,孤舟疾如鹜。濛濛烟霭中,望见汉阳树。
霁景汇中流,人声沸古渡。不见晴川楼,疏钟飒何处。
城楼百尺兀相望,帝作东辅拱神州。当日隋家漕渠柳,至今春在末梢头。
樽酒相逢喜欲歌,眼中人物又如何。山光开户青绕几,草色停舟绿满蓑。
东泛与公刚到海,西游去我莫踰河。古今胜负弹棋手,閒笑人间局面多。
老矣能消几许衣。一株休论几絇丝。
垂杨舞彻莺歌歇,且看东风舞柘枝。
沸天歌吹古芜城,淮海波涛自不平。手指秋云向君说,可怜薄不似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