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中和桥饯毛古庵黄门式之即席赋赠

晨光曜白日,宿雪倏然消。借问乘除理,阴阳谁与调。

适此中和天,送君中和桥。此桥君自度,自度还自超。

行行戒多岐,天路谅不遥。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

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

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别日常多见愈亲,立谈已觉浣车尘。

诗成两地嗟何及,明月相同影伴身。

五色云间鹊,今朝忽放声。绕檐飞不去,亦是喜新晴。

从古无双江夏黄,此身亲簉玉宸傍。暂闲十载陶钧手,犹胜一时鹓鹭行。

况复唐虞新日月,不妨伊傅好舟航。愿酬千里邦人祝,直筑沙堤到大梁。

泉上有老人,隐见不可常。

苏子居其间,饮水乐未央。

渊中必有鱼,与子自倘徉。

渊中苟无鱼,子特翫沧浪。

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皇。

百鸟戢羽翼,不敢言文章。

去为仲尼叹,出为盛时祥。

方今天子圣,无滞彼泉傍。

高帝何神武,魋编悉内臣。狎闻骢马使,时祀碧鸡神。

自尔輶轩发,能开象魏新。坐令骄帅摄,行得悍王驯。

斧划昆明曙,鞭回僰爨春。片言摇地轴,尺疏动星辰。

蛮府音从革,奚囊句尽珍。清朝揆地好,不必问埋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