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秋雨湿地无尘沙,萧然薄暮居官衙。人言此郡有岚瘴,八月桂树初开花。
欲行未行待天霁,取道特过山人家。山人如鹤心万里,争林每笑群栖鸦。
我昔对语尽长夜,别后四见春林葩。人间万事似泉水,谁哉鸿渐能尝茶。
台前舞剑聊一试,楼上更鼓方三挝。悬河之论透骨爽,背痒安用麻姑爬。
明朝分手各大笑,寻常为别何云嗟。赠君此曲当琼佩,报我万斛仙坛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