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山灵久我待,既见不可缓。舍馆且莫定,呼舟任游衍。
风便向南湖,断塔耸遥巘。渐近益崇高,顶树纷可辨。
风送南屏钟,引我足逾健。出云复入云,上阪更下阪。
古寺隐湖曲,路转忽到眼。殿角干青霄,丈六金光满。
更披虞集碑,宣扬仗轩冕。憩坐息筇杖,松风泠然善。
山顶暮樵归,背负斜阳晚。一径通四山,可近亦可远。
我欲往从之,白云忽遮断。
秋半南屏景更饶,六桥新水碧于醪。社中名胜推三雅,湖上诗篇斗两高。
客重王孙骄自得,操成司马兴逾豪。非缘彦辅书生语,老去风流付尔曹。
民生信多故,天道广且慈。白日烛下土,回光彻幽微。
秉节历皇甸,四牡騑以驰。孟春阳气应,万物发华滋。
周行布嘉会,缓狱宪天施。先民有遗轨,慎刑释其疑。
鄙哉夸毗子,察察于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