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虎林隐吏困学民,风流自拟晋宋人。晚年裘马气俱敛,落纸具有湖山春。
草书雄壮妙入神,上追米薛下笔亲。泥中挽车何笔法,亦如舞剑师裴旻。
嵇康《绝交书》最古,七不堪辞山吏部。抱琴自为鸿飞高,肯向尘埃薄汤武。
柳阴无暑贵客来,不闻不见驱车回。《广陵散》今遂绝矣,山巨源终安在哉。
右军将军曾属笔,摹本鲜于复其一。龙腾雨坠奇势存,想见临池心手疾。
同时几辈成烟云,此卷幸迟松雪焚。六丁雷电取不得,知子守护诚辛勤。
辛勤守护何人识,断楮零缣增太息。墨池昨夜瘦蛟横,山雨吹窗晚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