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归时花正红,今夜宿时枝半空。
坐惜残芳君不见,风吹狼藉月明中。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善画无根树,能抽朦{左月或董}山。
如今身贵也,不肯与人间。
欲知相续振宗风,常似泉源昼夜通。若使为霖布寰宇,每随云雾下高峰。
汝自骑高马,予宁坐敝车。
功名输俊茂,天地著迂疏。
漫说痴人梦,仍看后世书。
谪仙酒楼在,不醉欲何如。
春睡足,春深悄傍阑干曲。阑干曲,云裳楚楚,几分新绿。
惺忪惯挽秋千索,羡它蝴蝶深枝宿。深枝宿,庭阴欲午,可怜腰束。
山色暮苍苍,孤城赴夕阳。春从三户尽,岭接百蛮长。
远树浮空翠,闲云碍故乡。江间水清驶,早晚下潇湘。
几度驱车上京国,五更归梦绕云林。丹炉火伏虎书卧,石钵云寒龙夜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