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慵难勉强,性拙易迟回。布被辰时起,柴门午后开。
忙驱能者去,闲逐钝人来。自喜谁能会,无才胜有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未必长相见,初离叹索居。遥知兄及弟,只有泪如珠。
踏雪寻诗句,循田得潦馀。归时属二子,亟为报僧庐。
相辞去,女伴得同踪。联袂月阶听蟋蟀,卷帘风槛对芙蓉。
夜话一灯红。
勒马游乡乡思催,十年不上望乡台。明时愁负余双鬓,谁问陵阳三献来?
身膺民社寄,民以食为天。命棹随流水,觇农遍野阡。
沙鸥浮远渚,山雨洒平田。岂博循良誉,公私望有年。
半城当岭尽,卓午转村窝。山势收东国,沙痕走大河。
田铺新雨足,目迥卷云多。三日清江近,扁舟欲放歌。
安得从容语,春风转杀机。寻常忘地分,只尺冒天威。
抗志通排闼,惊魂逐褫衣。他年看碣石,沧海一云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