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我昨之官来,值君为郡掾。
当年已知名,是日才识面。
未久嗟还都,始应群公荐。
遂除芸省郎,出治江上县。
县剧素所闻,其俗到可见。
水精制盘盂,冰莹产郊甸。
鸣筝斲桐梓,雕饰杂宝绚。
有药化铜铅,方士多伏链。
君今齿尚壮,好学常不倦。
二者定非惑,吾言亦狂狷。
弦歌将有余,幸可穷经传。
归来期著书,箧楮盈百卷。
暮学此疏慵,无能守贫贱。
明朝君当行,勉勉自出饯。
岂无一壶酒,岂无一鼎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