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奴招手。来看前山琼琢就。透骨侵肤。似恁清寒更有无。
春工纵巧。只许梅花称独妙。花底逢人。逐马银杯误认真。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南山如黛照朱扉,地接官居到亦稀。
寒蝶徘徊掠衰草,孤花闲淡弄斜晖。
荒城歌舞难误客,休日文书且解围。
犹胜去年穷巷底,卧闻砧杵念秋衣。
嘉月停兰舸,金亭狎凤群。江回茂苑日,天吐鹿台云。
暂喜流萍聚,先愁折柳分。何时携紫镜,同揖武夷君。
才名久已动中原,归卧东山道更尊。座上何人争刻烛,花间无日不开尊。
春阴叠嶂云生户,水满双溪舫到门。谢氏芝兰今正发,鸾书应自下江村。
花表危楼远目穷,华轩不见见春浓。春山缭绕无重数,还在春山第几重。
堂下肃且清,琴声淡而古。
学道则爱人,岂独闻其语。
天道何时定?人生固有涯。
壮年行出塞,晚岁病还家。
积愤凭谁豁,孤忠袛自嗟。
今朝茅屋底,隐约听霜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