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林交映出风尘,便觉寒门气象新。
莫讶窗前群噪鹊,须怜江上有归人。
抛砖已喜来荆璞,斲垩无劳运郢斤。
坐拥红金饶大嚼,一时高会幕中宾。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五色双丝献女功,多因荆楚记遗风。
圣君照物同天鉴,不用江心百链铜。
肯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宫址蔓生草,洞门低枕泉。废兴人目击,何处是神仙?
六十遇明主,家空无一廛。
百年今共尽,五福晚兼全。
绣囊冷云软。古意何年读秦篆。余的的、水心清浅。
伴罗荐春衫,珠珰玉串。凝愁不卷。似新蟾、楼侧初转。
怪生就、影儿无几,终日向人满。
消遣。彩丝双绾。仗频磨、铅华吹暖。依然相对天远。
况霜杵魂惊,淋铃路断。浓妆近来懒。只描得、长蛾一半。
菱花里、自看妖冶,却胜薄情眼。
林栖同倦鸟,山寺晚钟残。霜涸秋潭冷,风疏夜磬寒。
榻方悬半偈,锡更指长干。尝就浮丘听,难禁别鹤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