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址蔓生草,洞门低枕泉。废兴人目击,何处是神仙?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满酌吴中清若空,共赏池边半丈红。
老子通神谁得似?短筇到处即春风。
自与尘劳交辊,肚里千机万变。
虽然靠布被头,疑你睡得未稳。
近见头陀伴,云师老更慵。性灵闲似鹤,颜状古于松。
山里犹难觅,人间岂易逢。仍闻移住处,太白最高峰。
畴昔东州路,音书仅一通。承颜终未遂,仰德竟何穷。
野哭悲能遽,岩居计莫同。关心九原路,无树不高风。
惟乌兮在屋,月黑兮风凄以促。哑哑哺母兮报母之育。
顾儿有身兮实母之雏。儿思返哺兮儿母已殂。岂儿有心兮曾不如乌。
客里适逢君,十指如冰玉。陶令无弦太寂寥,辜负樽中绿。
画里又逢君,紫绮临修竹。何处青山解惜人,好奏归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