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通平辞会稽,远栖峨嵋月。攀践谒天皇,授之五符诀。
丹成饵龙虎,玉霄度年劫。道陵鹤鸣中,服气冠芙蓉。
精诚感孝子,皓发来相逢。秘录炼光景,欻起云台峰。
自古餐霞人,寄迹在云岛。仙令左绵彦,窥探紫书早。
蜉蝣视尘世,轩圭一何小。少登五凤楼,双凫下长洲。
横琴啸白日,把酒思丹丘。抗怀无心云,对客如虚舟。
洒然厌嚣諠,选胜求瓦屋。万里青天西,清虚隔人俗。
珠树浮层阿,瑶芝蔼深谷。于此搆金房,命侣营河车。
萝窗桃李枝,春风易成花。它时遵三山,谈笑随洪崖。
伊余隐吴门,素心本同调。待游五岳馀,即泛瞿塘棹。
愿结蓬海盟,携手瀛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