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今日散幽忧,弹冠及新沐。
况闻万里孙,已报三日浴。
朋来四男子,大壮泰临复。
开书喜见面,未饮春生腹。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
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
?李贺诗云:头玉硗硗眉宇翠,杜郎生得真男子。
?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
不须富文章,端解耗纸竹。
君归定何日,我计久已熟。
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
?吾与子由共九孙男矣。
?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
人言适似我,穷达已可卜。
早谋二顷田,莫待八州督。
?吾前后典八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