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仿佛花枝满上林,一回披卷一长吟。欲从奇崛开生面,能不精微运苦心。
剩水残山无净土,荒江老屋有知音。重逢握手更何日?百尺楼头夜气沉。
冠盖相欢冶城下,王壶青系酒如泻。君是南宫第一流,予乃夷门最卑者。
别来看君毛骨奇,美髯大颡仍赤眉。丈夫意气有如此,男儿性命那可知。
结交况复同乡里,年少唯君最知己。相看不忍问同袍,十人几个黄泉里。
生别故园长苦辛,又愁亲老更家贫。三年古戍乡心远,四壁秋风山鬼邻。
桐边校文近有书,书中还道意何如。乃知别后相思苦,未必青云交态疏。
遥知相忆处,相忆对秋江。
涉有波涛阔,飞无羽翼双。
端居君故里,薄宦我他乡。
交臂经时失,忧心曷日降。
此稀人迹到,惟听足音跫。
愿命朋游驾,来吟吏隐窗。
倦谈须掷麈,剧饮定空缸。
论契何如重,千钧不可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