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心何用,题诗满粉墙。
空庭夜待月,静室昼焚香。
策杖闲寻水,移床卧向阳。
自怜衰病者,雅称住闲坊。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钟山野草恨茫茫,寝殿无人只有霜。谷里长松三百万,枕边犹自郁苍苍。
迎恩桥畔独经过,课仆西畴事早禾。却忆去年今夜兴,淮阴去棹好风多。
孤鹤野田间,早稻美可茹。照影清江流,哀哀求其侣。
目视片云飞,施翮不能举。远烟在青松,细籁闻樵斧。
之子何不来,苍茫眺平楚。
落花寒食送郎时,涩舌莺雏语较迟。长歌短曲郎都解,只学郎声唱竹枝。
夏官郎署二十载,玉立亭亭故可人。万里江南看归省,清风不改旧时贫。
未辟荆榛蜀道艰,三军进退最相关。果然众志成城易,不让神功擘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