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一 用稚虹韵,题青城《送别图》,为山阴胡伯华作

人海散花雨,一雨一分春。聚来天上,春色飞作马头尘。

我辈萍踪浪迹,除却屠沽市僧,相见几天真。今日浦江尾,明日越江漘。

水中月,风里絮,池面苹。安得金模,丝绣不坏众吟身。

写出飞鸿爪印,留得灵犀心迹,挥手莫伤神。万国近同轨,尔我一家人。

黄钧宰

1826-1895年,一名振钧,字宰平,钵池山农,别号天河生,江苏淮安人。他“性好词赋而不乐制艺”,“一生偃蹇不遇,”中年丧偶,益佗祭,不自聊。”著有《比玉楼传奇四种》,其一《十二红》为揭露南河总督署的积弊而作,针砭甚力,也最著名;《金壶七墨》记游幕期间之亲见亲闻,保存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珍贵史料,是著名笔记,论者以为“作小说观可,作子书观,作史书观,作经书观亦无不可。”又有《比玉楼遗稿》、《谈兵录》等。

猜你喜欢

钟声清,鼓声响,

早晚相闻休妄想。荐得徒劳别问津,

莫道山僧无伎俩。

我家北潭边,溪流卧衡门。俗客自不来,好客时开尊。

路人或不知,云是渭南村。底事半年别,此怀谁与论。

南北间关百战馀,此身宗社许驰驱。可怜功业惟诗在,自决存亡与国俱。

强敌至残犹叹服,皇天无意竟何如。平生心事堪谁诉,漫托他年半纸书。

青草池边绿树枝,晴空白日飏游丝。

湘帘半卷飞花入,正是午风吹客时。

功夫真处在持操,外泽中乾亦谩劳。独探圣言求实用,岂同末俗为名高。

着意留春春不许。一阵东风,吹落花无数。记取等闲花落处。

重游怕是桃源路。

门外青丝垂日暮。偏惹离肠,不系征帆住。两两画梁新语燕。

飞飞又入花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