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夜

路暝客行稀,林昏月上迟。雨声黄叶下,阴火碧燐移。

寒事催荒徼,清砧急远闺。和戎归圣算,近罢月氏师。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猜你喜欢

黄花满地,庭院重阳後。天气凄清透襟袖。动离情、最苦旅馆萧条,那更堪、风剪凋零飞柳。临歧曾执手。祝付叮咛,知会别来念人否。为多情,生怕分离,只知道、准拟别来消瘦。甚苦苦、促装赴归期,要趁他、橘绿澄黄时候。

沙水东西两石桥,夕阳飞马剪山腰。不知酒兴还多少,一路清风吹不消。

形动而生影,声动而生响。无动而生有,自然非勉强。

有形必有终,死生互消长。茫茫天地间,那能常俯仰。

鬼者即是归,当作归家想。死人为归人,生人行何往。

一人失其家,世必为狂荡。天下皆失家,曾莫知其枉。

圣人一生死,去来如反掌。

危径几万转。

数里将三休。

回环见徒侣。

隐映隔林丘。

飒飒松上雨。

潺潺石中流。

静言深溪里。

长啸高山头。

望见南山阳。

白露霭悠悠。

青皋丽已净。

绿树郁如浮。

曾是厌蒙密。

旷然销人忧。

汉宫若远近,路在寒沙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我初游赤城,松竹空函丈。

师时奉诸佛,略不乏供养。

兹游再见之,谈笑益夷旷。

横披慰老眼,罂粟煎夜饷。

不以三生缘,遂作一指想。

新蕉展时雨,风銮鸣昼讲。

勉旃自爱重,公才定龙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