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菜心稠,晴烟麦穗抽。客心双去翼,归梦一扁舟。
废塔巢双鹤,长波漾白鸥。关山明月到,怆恻十年游。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依然天子共朝臣,青史何须辨伪真。不向深山驱虎豹,焉能高阁画骐麟。
屠鹰烹狗非徒汉,焚籍坑儒岂独秦。千古休提尧舜事,君王若个不愚民。
三年音信隔关河。鱼也传讹。鸟也传讹。春残一棹远相过。
江上风波。湖上烟波。
可叹天涯鬓总皤。尔奈愁何。我奈愁何。绝无他物可消磨。
诗是君多。酒是臣多。
匣上生光影,毫际起风流。本持谈妙理,宁是用椎牛。
当年舟子吃拳时,失脚波涛万丈危。归去好寻休歇处,莫教再被八风吹。
闻道红梅开遍。郎见。花只到郎家。妾家那得似郎花。
嗟摩嗟。嗟摩嗟。
把酒花前欲问伊。忍嫌金盏负春时。红艳不能旬日看。宜算。须知开谢只相随。
蝶去蝶来犹解恋。难见。回头还是度年期。莫候饮阑花已尽。方信。无人堪与补残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