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君弃妾,憔悴不羞人。唯馀坏粉泪,未免映衫匀。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璧月窥红粉,金莲映彩山。东风丝管满长安。移下十洲三岛、在人间。两两人初散,厌厌夜向阑。倦妆残醉怯春寒。手捻玉梅无绪、倚阑干。
昨日之日短,今日之日长。昨日虽短霁而暄,今日虽永阴复凉。
胡不雨雪为岁祥,胡不稍暖开初阳。徒为蔽天氛曀日,黭黮人物惨懔无精光。
物情望有常,造化诚叵量。气候淑美少,君子道难昌。
阴晴长短不可问,古来万事都茫茫。独怜穷海客卧者,魂绕江南烟水航。
揭阳多士天下都,声名籍籍南海隅。
往往能骑龙马驹,唾手可捋於菟须。
大食刀听赤瓠壶,绿沈弓迸金仆姑。
太阿何止敌万夫,四海可归舆地图。
一举旌旗到三吴,全军接上甘泉书。
不比白面谢石奴,汉庭挺出万卷儒。
至尊含笑御玉虚,此时贤杰气焰舒。
更看相踵升亨衢,凤池鸡省争凫趋。
十年城旦赭为衣,仍向侯门骂坐归。死去只知文苑字,到来依旧识人稀。
先生名进士,五马刺循阳。守己一廉足,好修千里扬。
清谣多秀麦,遗爱在甘棠。款酬芳陌酒,江天路杳茫。
逆虏纵横未剪齐,王师退保浙江西。羽书日报犹未息,戎捷远来何太稽。
千里战云新鬼哭,满天阴雨夜乌啼。臂弓腰箭谁家子,竟日鸣鞭跃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