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平生随牒浪推移,只为生民不为私。万里翠舆犹远播,一身幽圄敢终辞。
鲁人除馆西河外,汉使驱羊北海湄。不是故人高议切,肯来军府问钟仪。
我性喜种植,况此多荒陂。春风吹浩荡,人意良迟迟。
赤脚灶下婢,饭后辄酣嬉。亦欲课之读,目不识书诗。
顾使把犁锄,欣然愿我随。荆榛既日辟,礧砢亦日夷。
于此压豆筴,于彼播露葵。秋菘与春韭,燥湿相所宜。
纵横有经纬,我心堪自师。中馈及暇日,到此神旷怡。
会当微雨过,生理渐以滋。破土玉芽茁,临风翠叶披。
哑然时失笑,暴富同贫儿。
壮老贫犹故,斯愁不易捐。
卖文聊旦旦,僦屋且年年。
酒负今生债,诗留异代缘。
夜长如不晓,切莫怨苍天。
黄菊擎霜,紫萸带雨,年华又早重阳。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
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
芒鞋竹杖荷裳。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
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
舍车出郊步屧,击鞋入院不靴。
未妨扶九节杖,似曾踏八花砖。
钓竿方欲展丝纶,独向山房访可人。但觉烟霞随步武,不知身已在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