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天骄蠢尔日烽惊,率土臣民雠不轻。挟纩多年应马革,脱巾一旦起羊羹。
乍传七邑趋风溃,疑说专戎伏地迎。贷息游魂终一死,尔曹遂作负恩生。
昭昭白日光,夜台不蒙辉。冥冥泉下人,讵识生者悲。
和风扇春林,病叶忽辞枝。大化有逸顺,庸情安可知。
忆昔送将归,不谓成永辞。奄忽岁已迁,家人空馀思。
宿莽回青阳,蛰魄无骇时。彭、聃以为天,斯理谁能齐。
悲来时涕零,援笔空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