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河湟何计绝烽烟,免使征人更戍边。尽放农桑无一事,遣教知有太平年。
一代文鸣能几人,要须终古景长新。我来盘礴古洲晚,君亦为开三径春。
山远地平知得句,林疏花近有閒身。兹游颇快生双眼,相赏暂时情转亲。
潦倒乡心此倍生,秋怀无处不伤情。那堪薄暮孤舟里,更听萧萧夜雨声!
记得初交约见期,烟津风雨望多时。春偏缱绻秋偏瘦,水自迷茫人自痴。
偶动尘心惭半老,可怜网路转千歧。年来梦寐将成茧,说与灯知未必知。
榄水临将发,风流得雅裁。美人明月梦,仙吏白云台。
海鹤招琴曲,江鸥劝酒杯。濯缨清可听,不觉榜歌催。
山深寒易得,九月已萧然。
况是衰迟者,非同少壮年。
玄裘如艾絮,禅榻藉蒲毡。
童子烧枯叶,先教閟暖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