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萧家伯氏难为兄,萧家仲氏难为弟。
御史子孙今有谁?眼中乃见此二士。
阿兄釆兰寿梅堂,阿弟束书参蜀张。
圣门九钥天为守,玉题密付蜀张手。
子到长沙渠门侬,为言真成一老翁。
功名妄念雪销了,只爱吟诗恼鱼鸟。
子归好在中秋前,看子新年胜故年。
石城嵯峨如铁壁,睥睨云霄高百尺。石头千古枕江流,六代繁华有遗迹。
昔人城此今已矣,尚有功名在人耳。古堞残鸦噪夕晖,空壕宿鹭迷寒雨。
孙君才调不可羁,蚤年问学为名师。怀贤每赏袁公节,励志常期士行为。
君今北上朝天阙,五月江城促行色。城上薰风吹客衣,城边折柳伤离别。
朝来微雨浥轻尘,江水流波草色新。行看高步云衢上,当使功名胜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