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丙寅之岁孟春月,小园宴集忘形迹。我公江上老文豪,后至为余增色泽。
昔者此地多隐沦,竹林先有高人宅。后来宅废邱墓存,至今巷以刘伶额。
数千百载成漫园,乔梓才大皆宗伯。更百十载适园辟,太邱门第传清白。
祖孙父子工丹青,不徒文字搜绿赤。昔贤遗泽流孔长,子弟翩翩皆奋翮。
今兹座有周濂溪,宾中之宾礼前席。其馀社友多瑰才,荟萃胥藉东山力。
僻地能留名士踪,题名他日摩崖刻。当筵独让子建豪,放浪形骸不拘格。
高谈雄辩口如河,兴酣狂笑惊臧获。我公落落君子儒,意致平淡真骚客。
别后颁来纪念词,宝之奚啻连城百。理足气盛天籁鸣,回环雒诵爱不释。
忘形交久并忘年,欢洽平生视此夕。宾朋投赠夙珍藏,积之既久将盈尺。
鸿文惠我公尤多,将来寿世余之责。赖公提倡斯社成,不才甘作群贤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