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慵自分只渔樵,故向深山小结巢。两日明公来对酒,一壶聊下树头瓢。
(约1486—1541或1544)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萧洒桐庐郡,公馀午睡浓。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苕水无声镜面光,渔家孤艇泊中央。
十幅生绡谁画得,一轮斜月一篷霜。
早从祝发事栖岩,为礼名师每向南。
业净六根成慧眼,身无一物寄茅庵。
厨边引涧宁须汲,松下翻经几到龛。
若使焚香能证道,前身应说是香严。
平明阊阖九天开,玉佩趋朝百辟来。圣主正需调鼎用,诸公应荐和羹梅。
征雁来时木叶红,淡淡秋光,袅袅西风。江南江北短长亭,烟草低迷落照中。
浮世生涯一转蓬,今日韶颜,明日衰翁。五丁难挽逝川回,千古英雄,此恨都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