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丑厮诗

刘生望都民,病羸寄空窑。

有子曰丑厮,十二行操瓢。

墦间得馀粒,雪中拾堕樵。

饥饱共生死,水火同焚漂。

病翁恃一褐,度此积雪宵。

哀哉二暴客,掣去如饥鸮。

翁既死于寒,客亦易此龆。

崎岖走亭长,不惮雪径遥。

我仇祝与苑,物色同遮邀。

行路为出涕,二客竟就枭。

譊譊诉我庭,慷慨惊吾僚。

曰此可名寄,追配郴之荛。

恨我非柳子,击节为尔谣。

官赐二万钱,无家可归娇。

为媾他日妇,婉然初垂髫。

洗沐作小史,裹头束其腰。

笔砚耕学苑,戈矛战天骄。

壮大随所好,忠孝福可徼。

相国有折胁,封侯或吹箫。

人事岂易料,勿轻此僬侥。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你喜欢

邃古斯文启,圣作垂为经。尼山手修定,炳然陈日星。

理非由外铄,期复性践形。深慈拯迷没,振铎使之醒。

邈邈汉唐来,名儒亦挺出。见本未刊枝,犹为后贤黜。

荣华限小成,与圣固异术。卓哉濂洛兴,标末悉芟铚。

静虚而敬直,心学相授述。灵钟闽峤闲,哲人后先匹。

接迹五百余,宗盟罔替佚。脉络得真传,精微或超逸。

六籍拨沈翳,百家汇为一。源自昆仑注,环混无沦汨。

浩然沛九垓,卷之藏于密。渊乎夫子心,谁与嗣音者。

知之怅已艰,允蹈怯尤寡。小子亟沿洄,踯躅类驽马。

自兹痛惩艾,图新旧云舍。抗志怀明哲,努力崇大雅。

勿塞涓涓流,凉踽任议野。脉尔守心箴,长希入圣冶。

高山望岂赊,一仰一倾写。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

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

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

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

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

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

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

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

下马驱车过野桥,桥西一路上云霄。我来自有平生志,不用移文远见招。

人生等尺捶,岂耐日取半。

谁能如秋虫,长夜向壁叹。

朝四与暮三,适为狙公玩。

臭腐暂神奇,暗噫即飘散。

我观万世中,独立无介伴。

小黠而大痴,夜气不及旦。

低首甘豢养,尻脽登俎案。

所以终日饮,醉眠朱碧乱。

无人明此心,忍垢待濯盥。

仰看东飞云,只使衣带缓。

先生古人学,百氏一以贯。

见义勇必为,少作衰俗懦。

忠言愿回天,不忍敩吞炭。

还从股肱郡,待诏图书馆。

投壶得赐金,侏儒余饱暖。

宁令东方公,但索长安粲。

相逢一话即相知,日暮匆匆又别离。君过弼城回首处,冈头是我望君时。

潦满江潭暑未除,片帆濒发藕花馀。樽空北海淹行乐,草绿南园动索居。

客梦远依兰渚旷,诗怀清似鉴湖虚。何时一引任公钓,溟渤天风振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