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四秀才还吴

君是故乡人,同作他乡住。

同来不同返,惆怅临分处。

手把长干花,回望长洲树。

恐起忆家心,愁题送君句。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宗庙璵璠器,皇家柱石臣。

策名存紫府,佐世值昌辰。

德懋膺宸眷,才雄处要津。

文辞追贾马,宾望并荀陈。

共贵丰年玉,咸推席上珍。

荐延言有味,发摘政发神。

既畏西门猛,兼怀郑产仁。

化民几变鲁,群盗遂奔秦。

峻节推邦直,高风从佞人。

立身惟耿耿,谗口遂狺狺。

一出修门道,重尝未下莼。

岂同游泽畔,讵类卧漳滨。

逸兴倾醇酎,清谈岸角巾。

处屯常若泰,在屈每如神。

忽下泥金诏,初回雨露春。

巾车趋象阙,鸣玉觐枫宸。

江汉终归海,风花复坠茵。

途长知騄骥,霜后识松筠。

道合明良旧,恩濡宠数新。

调元归大鼐,燮理属洪钧。

贱子独何者,龙门亦有宾。

承颜常数数,惠训每谆谆。

屡赏王濛语,宁遗赵壹贫。

数言真可诵,一语足书绅。

他日承题品,今朝冀选抡。

知归如有地,拜赐送无垠。

菅蒯虽何用,驽骀尚可驯。

傥能收散诞,幸免屡逡巡。

怅别瞻行旆,衔恩睇后尘。

祝公闻政日,著意念穷鳞。

枝头巧语声高低,波光葱茜深柔荑。烘爖日暖金鳞动,渔舟荡漾沿芳堤。

淡红片玉满流水,中有谁家桃李蹊。刺棹沿洄忘远近,山重水转迷东西。

金豪瞥见林中犬,玉羽旋闻陇上鸡。相逢巾屦如图画,惊闻有客争邀携。

穿花行到花尽处,华铺昼敞同攀跻。帘栊炫熀斗金碧,楼阁玲珑凝紫霓。

琼杯石髓甘如醍,碧桃莹腻堆玻瓈。殷勤历问尘寰事,闻说兴替声如嘶。

自言畴昔避闾左,乡邻负抱谋岩栖。入山惟忧山路浅,穿云涉水随麇麛。

山深遂与人境绝,回首但见云萋萋。年年桃花又桃实,不闻刘项鸣钲鼙。

当时祇恨弃桑梓,此日却悟凌丹梯。酒阑历览烟霞外,天风淅淅鹓雏啼。

尘羁世网远心目,年龄便可乾坤齐。俗缘如瑕涤不去,荆布还念糟糠妻。

思家欲归归却悔,忆路重来来已迷。碧砌朱栏无处觅,溪长烟草寒凄凄。

玉京云路今何在,千年图写传缯缇。高堂众客一经目,尽愿乘景骑狻猊。

祖龙虐政猛于虎,疗饥消渴资黔黎。霜髯黄口不相保,四海惨戚如牢狴。

当时人世无居处,往往云壑为中闺。窜身幽侧宁所乐,骨肉苟免资尘泥。

种桃为食不如黍,岂恶刍豢忘烹刲。全家邂逅登金箓,此事渺忽无端倪。

清时汪濊下膏泽,浸润生齿如孩提。日长不使餔糠秕,饭炊彫胡胾駃騠。

岁寒岂独完裋褐,雾縠衣裘云锦袿。剪除败类毓良淑,宛若嘉谷纯无稊。

干羽雍容绝征戍,春来处处操锄犁。今人不似秦人苦,寄身何用武陵溪。

飞花泪溅。正云里凤城,轻阴催晚。老屋数椽,垂杨千丝余寒恋。

穿帘来去双双燕。记前度、熏风薇馆。白头吟侣,凭高望损,故国心眼。

一片。烟芜似织,梦中路、又是江南愁满。皂帽未归,杯酒谁家啼莺唤。

天风海水宫商变。漫惆怅、曲终人远。夜深邀下飞仙,暗惊塞管。

我来彭麓下,坐爱青山色。雨过忽新凉,苍烟望无极。

秋禾行欲成,岂畏骄阳逼。垄亩绿如屯,原隰少螟螣。

同欣有年乐,讵知天子力。

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雷声隆隆火车过,车上兵士蜂蚁多。

或来或往如掷梭,谋于邦内动干戈。郑翩为鹳御为鹅,决意主战不主和。

两军掘壕张网罗,营中消息果如何?山藏虎豹水蛟鼍,探险恐为投火蛾。

五更四面闻楚歌,尸骨将抛无定河。春闺好梦惊娇娥,行不得也哥哥。

洞庭波上崒高峰,翠色难将别岫同。真籍从来标福地,大钧于此费神功。

蛟龙拗怒深深避,星月流光面面通。尘迹未能乘兴往,据鞍回首正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