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驱车庾关道,上有文献祠。飞甍依绝壁,磨藓认穷碑。
梅亡岭尚名,猿去洞还疑。不念去者寡,宁知来者稀。
金鉴悟唐帝,朗照识胡儿。改容谢小友,软美非所宜。
朅还展二忠,千秋良并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