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亦有何趣,趣之存乎人。花光映天地,自性求灵根。
植根植欲深,采花采其神。欲辨神灵理,南山已忘言。
我闻子云子,藏心亦云渊。寄语趣菊翁,难为俗人传。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视夜明星高,蝉声满庭树。
残骸幸差健,散发穿两屦。
岩扉手自开,曳杖得徐步。
碧瓦浮青烟,圜荷泻残露。
草木无俗姿,鸡犬共幽趣。
儿来问晨炊,一笑挥使去。
辽海有黄鹤,翛然出尘姿。结巢青松顶,百丈无柯枝。
磐石护其卵,清露哺其儿。一朝羽翼成,丹霄恣遨嬉。
夕倦宿月窟,朝饥饮瑶池。升高忽反顾,昔是今已非。
归来三叹息,尘俗无由知。焉能与众鸟,碎啄随雄雌。
欲语不可了,复作摩天飞。仰望邈不及,千载留馀悲。
公持使台柄,行矣过乡关。
自昔捐繻处,于今拥节还。
素推仁义本,将底输赋閒。
惠足跻民富,威先变吏顽。
高谈能佐治,大笔出诛奸。
所禀具纯德,未尝柔正颜。
最为时论重,自结主知难。
忠节久方见,诏音行复颁。
匪朝登相阁,均福浸人寰。
列郡方驰恋,征舻已莫攀。
风霜十月始,铙鼓一川间。
骤夺孤生庇,瞻言感涕潸。
思君采艾叹如年,眼底羁愁只自煎。
破梦有来惊剥啄,冲泥径欲跨连钱。
新篇端复千年计,旧集犹须百手传。
早晚聚头三日语,麈边闲听有源泉。
骚人茹粥耐支离,过眼风光不到诗。
乡味殷勤劝开肉,未妨新句解人颐。
廉纤花雨送残春,不出书楼动数旬。
閒梦有鱼占乐岁,瘦形如鹤耐清贫。
漏欺白屋添苔晕,泽浊青林长树身。
惟忆西湖旧游夕,光风霁月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