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穷秋积雨不破块,霜落西湖露沙背。
大鱼泥蟠小鱼乐,高丘覆杯水如带。
鱼穷不作摇尾怜,公宁忍口不忍鱠。
修鳞失水玉参差,晚日摇光金破碎。
咫尺波涛有生死,安知平陆无滩濑。
此身宁供刀几用,著意更须风雨外。
是间相忘不为小,濠上之意谁得会。
枯鱼虽泣悔可及,莫待西江与东海。
俯仰家人看墨踪,和研亲炷宝熏浓。诗情过笔当千里,妙思凝香欲万重。
山盎泄云倾白酒,越罗沾露浥黄封。从来粉黛宜灯烛,妙手凭谁写醉容。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