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

黄大痴,滑稽玩世人不知。疑似阿母傍,再谪偷桃儿。

平生好饮复好画,醉后洒墨秋淋漓。尝为弟子李少翁,貌得华山绝顶之天池。

乃知别有缩地术,坐移胜景来书帷。身骑黄鹄去来远,缟素飘落流尘缁。

颍川公子欣得之,手持示我请赋诗。我闻此中可度难,玉枕秘记传自青牛师。

池生碧莲花,千叶光陆离。服食可腾化,游空驾云螭。

奈何灵迹久遁藏,荒竹满野啼猩狸。寻真羽客不肯一相顾,却借释子营茅茨。

我昔来游早春时,雪残众壑销寒姿。磴滑不敢骑马上,青鞋自策桃筇枝。

上有烟萝披拂之翠壁,下有沙石荡漾之清漪。晴天倒影落明镜,正似玉女晓沐高鬟垂。

饮猿忽下藤袅袅,浴鹤乍立风澌澌。匡庐有池我未到,未省与此谁当奇。

扫石坐其涯,沿洄引流卮。醉来自照影,俯笑知为谁。

落梅扑香满接綍,暮出东涧钟鸣迟。归来城郭中,复受尘土欺。

十年胜赏难再得,恍若清梦一断无由追。朝来观此图,恻怆使我悲。

当时同游已少在,我今未老形先疲。人生扰扰嗟何为,不达但为高人嗤。

汉南已老司马树,岘首已仆羊公碑。惟应学道悟真诀,不与陵谷同迁移。

仙岩洞府孰最好,东有地府西峨嵋。高崖铁锁不可攀援以径上,仰望白云楼观空峨巍。

此山易上何乃遗,便与猿鹤秋相欺。欲借太乙舟,夜卧浩荡随风吹。

洞箫呼起千古月,照我白发凉丝丝。倾玉醪,荐瑶芝,招君来游慎勿辞,无为漫对图画日夕遥相思。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晚浪翻风玉作鳞,夕阳卷玉药成金。

忽然濯出西川锦,制就霞衣不用针。

好诗不在多,自足传不朽。池塘生春草,馀句世无取。

诗家黄州潘,苏黄逮师友。六义极渊源,一贯相授受。

秋风有奇思,箪瓢忘巷陋。奈何催租人,败之不使就。

我谓此七字,已敌三千首。政使无败者,意尽终难又。

纵令葺成章,未免加饤饾。衣锦欲尚絅,何尝炫文绣。

一洗凡马空,浪说充天厩。重阳晴则已,雨必风在口。

今兹季月来,阴雨变时候。愔愔爵罗门,寂寂鸟噪牖。

黄花冷未芳,黄叶扫复有。颇将写吾怀,渠在那出手。

并想东篱人,瞻前忽焉后。

公在嘉佑,辅政受遗如毕公高,

勋烈堂堂,奉同而隮也。

公在治平,清净画一如曹相国,

德心休休,比规之随也。

公在熙宁,功成身退如裴中令,

寿隽番考,乐以全其归也。

帖字宛然,既庄而复厅也。

周密无间,笔法繇此推也。

予得而藏,尚可以想麒麟之黄姿也。

庐山北望楚天分,君去扬帆入綵云。草色秋迷彭蠡泽,不知何处吊番君。

五尺轻绡曳佩琚,天然清水出芙蕖。人缘倾国光常敛,仙亦宜家俗自除。

旷世一空脂粉黛,中闺三绝画诗书。若将玉尺量才子,正恐相如愧不如。

羁思愁怀耿未平,秋来景物倍伤情。苍鲸跋浪风偏恶,宝剑惊时夜亦鸣。

南国未全沧海贡,中原犹望朔方兵。躬耕自惜英雄事,未必南阳老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