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儿初下含元殿,天子仍居少阳院。
诸藩从此拥连城,朝贡皆停事攻战。
岐王已去梁王来,长安宫阙生蒿莱。
天目山前异人出,金戈双举风烟开。
罗平恶鸟啼初起,犀弩三千射潮水。
归来父老拜旌旗,酾酒槌牛宴乡里。
击裘骏马骄春风,锦袍玉带真英雄。
诏书特赐誓终始,黄金缕字旌殊功。
虎符龙节彤弓矢,后嗣犹令赦三死。
尽言恩宠冠当时,天府丹书未逾此。
摩娑旧物四百年,古色满面凝苍烟。
天祐宰相署名在,寻文再读心茫然。
古来保族须忠节,受此几人还覆灭。
王家勋业至今传,不在区区一方铁。
人生富贵知几时,泰山作砺徒相期。
行人曾过表忠观,风雨断藓埋残碑。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雷焕丰城掘剑池,年深事远迹依稀。泥沙难掩冲天气,风雨终思发匣时。夜电尚摇池底影,秋莲空吐锷边辉。自从星坼中台后,化作双龙去不归。
湖海人归已廿年,卜居犹待卖文钱。欲谐禽向三山约,须觅枞江二顷田。
花雨红时携锸往,荷香深处抱书眠。剪镫频话家园好,未遂沧浪意惘然。
桂子怀武夷,翩翩向东粤。褰云采石华,著屐踏海月。
我昔留豫章,尔祖尤清狂。高居太古楼,呼酒时飞觞。
一别上京国,屡献匡时策。桃李漫成蹊,秋风改颜色。
持节拥貔貅,干戈遍南州。誓将扫氛祲,少纾黄屋忧。
流云翳太清,谪宦向江城。忆听西山雨,对酒写离情。
羡子神仙器,去击沧浪枻。不辞行路难,独鹤思凌厉。
青山九曲溪,每曲可幽栖。日暮棹歌里,剑光起虹霓。
仰挹浮丘袂,頫流贾生涕。真隐倘相逢,为述烟霞志。
微物在机,是侬手织。千缕一丈,三丈一袭。
三载羲娥下阪轮,炎州回首剧伤神。招魂一恸登临地,投老相看坎壈人。
玉宇琼楼寒旧梦,冰天雪窖著闲身。麻姑若道东溟事,莫使重扬海上尘。
扁舟直与石相摩,得到平流幸已多。夜泊寒潭风不定,更忧雷雨作惊波。